柳杉赤枯病病害防治方法

柳杉栽植越來越廣,近年來由于赤枯病的危害,有些地區造成苗木大量死亡,已成為我國嚴重的林木病害之一。現將柳杉赤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紹如下,可供參考。

柳杉種子發芽出苗圖片

1、癥狀

柳杉赤枯病主要危害1~4年生苗木的枝葉。一般要苗木下部首先發病,初為褐色小斑點,后擴大并變成暗褐色。病害逐漸發展蔓延到上部枝葉,常使苗木局部枝條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。在潮濕的條件下,病斑上會產生許多稍突起的黑色小霉點,這便是病菌的子座及著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。

病害也可直接危害綠色主莖或從小枝、葉擴展到綠色主莖上,形成暗褐色或赤褐色稍下陷的潰瘍斑,如果發展包圍主莖1周,則其上部即枯死。有時主莖上的潰瘍斑擴展不快,但也不易愈合,隨著樹干的直徑生長逐漸陷入樹干中,形成溝狀病部。這種病株雖不一定枯死,但易遭風折。

柳杉種子發芽出苗圖片

2、病原

(1)分類地位及形態:柳杉赤枯病由真菌中半知菌亞門尾孢屬的CercosporasequoiaeEv.(C.cryptomeriaeShir)所引起,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子座上,稍彎曲,黃褐色。分生孢子鞭狀,但先端較鈍,有3~5個分隔(少數有6~9個分隔),淡褐色,表面有微小的疣狀突起。

(2)病菌生態學特性:孢子于15~30℃下發芽良好,25℃為發芽最適溫度;在92%~100%的相對濕度下才能萌發。

柳杉種子發芽出苗圖片

3、發生規律

(1)越冬、傳播與侵染: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病組織內越冬,第二年春(約4月下旬至5月上旬)產生分生孢子,由風雨傳播,萌發后經氣孔侵入,約3周后出現新的癥狀,再經7~10天左右病部即產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。

(2)影響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因素:柳杉赤枯病發展快慢除和溫度有一定的關系外,主要和當年大氣濕度和降雨情況密切相關。春夏之間降雨持續時間長的年份,發病常較重。在梅雨期和臺風期最有利于病菌的侵染。苗木過密,通風透光差,濕度大或氮肥偏多等,都易促使苗木發病。柳杉赤枯病在1~4年生的實生苗上最易發生。隨著樹齡的增長,發病逐漸減輕,7~10年生以上便很少發病。扦插苗一般較實生苗抗病力強。

4、防治方法

(1)清除侵染來源,如果是連作或鄰近有病株,必須盡可能徹底清除和燒毀原有病株(枝),或冬春深耕把病株(枝)葉埋入土中,新區發現病苗,應立即燒毀,減少初次侵染來源,嚴格禁止病苗外調。

(2)合理施肥,培育無病狀苗:施肥要合理,氮肥不宜偏多,提高苗木抗性,培育無病狀苗。

(3)藥劑防治:發病期間用0.5%的波爾多液、401抗菌劑800倍液及25%的多菌靈200倍液,每2周噴1次。

柳杉種子發芽出苗圖片

强奸乱伦欧美激情一区二区_三级乱子国语在线观看_午夜性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_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